(資料圖)
瑞士盧塞恩劇院里,三層座席的觀眾全體起立,鼓掌跺腳,持續了8分鐘。劇院的工作人員欣喜若狂,類似的情形,他們幾乎從未見過,而這些熱情的肯定,都給予了中國舞蹈家王亞彬編舞、導演的最新作品《天鵝——不同的故事》。
《天鵝——不同的故事》由盧塞恩劇院委約,不久前在劇院圓滿完成了首演。顧名思義,這部舞作選用了柴科夫斯基聞名世界的芭蕾舞劇《天鵝湖》配樂,講述的卻是無關天鵝、公主、王子的另一個故事,瑪麗·雪萊《弗蘭肯斯坦》的線索,伴著柴科夫斯基音樂中豐富的色彩和情感力量層層展開。
“不只是《弗蘭肯斯坦》的故事,我也把瑪麗·雪萊寫下這部作品的緣由融入到了這部作品里?!蓖鮼啽蛘f。整個舞臺仿佛是“瑪麗·雪萊”創造的世界,她引領著劇情向前發展,不斷與自己筆下的人物交織、對話。在那段家喻戶曉的《四小天鵝》音樂中,瑪麗·雪萊望著怪物誕生,那是全劇的第一場戲。《弗蘭肯斯坦》的詮釋基調往往是黑暗、沉重、撕心裂肺的,但這一次,王亞彬給予的解讀帶著詼諧和溫情。中國舞蹈的精髓,更是融入在這部作品的骨血之中,王亞彬從中國古典舞中提取的手勢、韻律等許多元素,如同呼吸般存在于角色的每一次舉手投足。
“盧塞恩劇院的舞者們適應能力非常強。”王亞彬說。兩個月左右的排練時間其實相當緊迫,他們釋放了自己全部的潛能。這是一個包容多元的大家庭,成員來自瑞士、意大利、英國等世界各地,飾演怪物的舞者是一個年輕的津巴布韋男孩,他個性鮮明,有過街舞背景,最初學習舞蹈是通過網上的視頻,后來才開始接觸芭蕾舞、現代舞的訓練。在這個文化調色盤里,王亞彬添上了一抹中國色彩,她經常和大家說起那些誘人的中餐美食,聊聊現在的中國、今天的北京。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從與王亞彬的朝夕相處中看到了中國藝術家的水準:專業,高效,有條不紊,與劇院所有部門溝通順暢,對解讀經典有著獨到的想法。劇組中,許多人從未來過中國,但演出結束后,大家滿懷憧憬地問王亞彬:“什么時候,我們可以去中國演出?”
在瑞士這片遙遠的土地上,中國藝術家已然留下越來越多的清晰足跡。《天鵝——不同的故事》中,執棒現場演奏的指揮家以及盧塞恩交響樂團的一位首席都是華裔,他們演繹的音樂,總是與舞蹈嚴絲合縫,張力十足?!侗R塞恩時報》毫不吝惜地給予了這部作品真誠的肯定:“這些舞蹈動作和柴科夫斯基的音樂如此適應,以至于音樂就像是為這出新戲寫的。帷幕還沒落下,觀眾就報以雷鳴般的掌聲,他們用這種純粹的熱情,對指揮家和樂團,特別是在現場的編舞家王亞彬表達出了最高的敬意?!倍驹谡坡暸c歡呼中心的王亞彬,那時想到的是自己的祖國:“作為一名中國舞者,我真的覺得非常驕傲?!保▌≌諗z影:Ingo_Hoehn)
流程編輯:U016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