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ATE應用創(chuàng)建具有拉電流和灌電流功能的雙輸出電壓軌

            發(fā)布時間:2023-04-27 15:37:05  |  來源:電子創(chuàng)新網  

            作者:Jhun Rennel Sanchez,產品應用工程師和Anthony Serqui?a,高級應用開發(fā)工程師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摘要

            本文詳細介紹一種創(chuàng)建雙輸出電壓軌的方法,該方法能為設備電源(DPS)提供正負電壓軌,并且只需要一個雙向電源。傳統(tǒng)的設備電源供電方法使用兩個雙向(拉電流和灌電流能力)電源,一個為正電壓軌供電,一個為負電壓軌供電。這種配置不但笨重,且成本高昂。

            簡介

            DPS一般與自動測試設備(ATE)和其他測量設備搭配使用。ATE是一種電腦控制機械設備,自動驅動傳統(tǒng)的手動電子測試設備來評估功能、質量、性能和應力測試。這些ATE需要配套的DPS提供四象限電源運行能力。DPS是一種四象限電源,可以提供正電壓或負電壓,同時具備拉電流和灌電流能力。要使用DPS為更大電流的應用供電,需要將多個DPS設備組合在一起,以提高解決方案的電流容量。DPS可以提供拉電流和獲取灌電流,所以DPS的電源必須具備同樣的功能。采用雙輸出電壓軌設計旨在將所需的雙向電源的數(shù)量減少至一個,同時仍然為DPS提供正負雙向電源。構建雙向正電源非常簡單,可以使用市面上提供拉電流和灌電流的多種IC實現(xiàn)。問題在于根據(jù)受測設備(DUT)的要求,負電源也需要具有拉電流和灌電流能力。一種解決方案是使用雙向降壓IC,該IC可以配置用作反相降壓-升壓轉換器。例如LTC3871,這是一個雙向降壓或升壓控制器,可用于正電壓軌和負電壓軌。

            使用降壓IC設計反相降壓-升壓轉換器

            圖1顯示了降壓轉換器的簡化原理示意圖。該轉換器獲取正電壓輸入,然后輸出幅度更低的正電壓。圖2顯示了一個反相降壓-升壓轉換器,它獲取正電壓輸出,然后輸出幅度更小或更大的負電壓。如圖3所示,可以按照以下步驟,將降壓拓撲轉換為反相降壓-升壓拓撲:

            ?將降壓轉換器的正電壓輸出轉換為系統(tǒng)地

            ?將降壓轉換器的系統(tǒng)地轉換為負電壓輸出節(jié)點

            ?在降壓轉換器的VIN和正電壓輸出之間施加輸入電壓

            圖4顯示了將降壓IC轉換為反相降壓-升壓配置的簡化原理圖。

            圖1.降壓轉換器。

            圖2.反相降壓-升壓轉換器。

            圖3.將降壓轉換器轉換為反相降壓-升壓配置。

            圖4.反相降壓-升壓拓撲中使用的降壓IC。

            轉換降壓IC的工作原理拉電流

            圖5顯示反相降壓-升壓轉換器的波形,以及提供拉電流時的電流路徑。圖5a顯示控制MOSFET導通時轉換器中的電流流動。圖5c顯示控制MOSFET中的電流流動,其平均值為輸入電流。在這段時間內,電感開始儲存電能,使電流升高,輸出電容為負載供電。在此期間,電感電壓等于輸入電壓。

            當control MOSFET關斷后,sync MOSFET導通,圖5b顯示sync MOSFET中的電流流動。輸出電流是sync MOSFET的平均電流,電感電壓等于輸出電壓。當電感開始為負載和電容器供電時,其電流開始下降。每個開關周期都如此重復。

            轉換器反饋控制脈寬調制(PWM),將輸出電壓調節(jié)至分壓電阻設置的所需電平。公式1顯示了輸出電壓與輸入電壓之間的關系。

            其中

            ?VOUT=輸出電壓

            ?VIN=輸入電壓

            ?D =占空比

            ?η = 系統(tǒng)效率

            占空比大于50%時,輸出電壓大于輸入電壓,占空比小于50%時,輸出電壓小于輸入電壓。

            灌電流

            轉換器開始獲取灌電流時,電流從輸出流向輸入,如圖6a和6b所示。圖6c和6d分別顯示了電流流經控制MOSFET和sync MOSFET的過程。由于轉換器正在獲取灌電流,所以負電流會流經MOSFET。測試結果部分顯示了獲取灌電流期間的負電感電流。

            測試結果

            圖7顯示用于測試設計的拉灌電流和灌拉電流能力的實際設置。圖8顯示了該設置的框圖。雙向直流電源用作VPOS的電源,處于CV模式。另一個直流電源連接至VNEG的輸出。此直流電源控制流入系統(tǒng)的電流量。阻塞二極管與該直流電源串聯(lián),確保轉換器提供拉電流時不會有電流流入轉換器。電子負載用作初始負載,以表明系統(tǒng)能夠從提供拉電流轉換為獲取灌電流,反之亦然。

            圖5.(a)導通期間的電流流動,(b)關斷期間的電流流動,(c)流經頂部/控制MOSFET的電流,(d)流經底部/sync MOSFET的電流,(e)電感電壓。

            圖6.(a)導通期間的電流流動,(b)關斷期間的電流流動,(c)流經頂部/控制MOSFET的電流,(d)流經底部/sync MOSFET的電流。

            圖7.用于進行拉灌電流測試的電路板設置。

            圖8.該測試板電路設置的框圖。

            捕捉到的波形如圖9所示。直流電源開啟后,VNEG電壓軌開始獲取灌電流。從電感電流波形可以看出,它從正電流轉為負電流。在VNEG獲取灌電流時,系統(tǒng)在此條件下保持開環(huán),拉灌電流由外部直流電源的CC模式控制。圖10所示的VPOS也是如此。連接至其輸出的直流電電源開啟后,VPOS電壓軌開始獲取灌電流。

            圖9.VNEG拉電流向灌電流轉變(+1 A至–20 A)。

            圖10.VPOS拉電流向灌電流轉變(+1 A至–20 A)。

            捕捉到的波形如圖11所示,展示了系統(tǒng)從拉電流向灌電流轉變的行為。從電感電流可以看出,它從負電流轉為正電流。這表明停止向VNEG施加DC電壓之后,電流重新轉變?yōu)槔娏鳌D12所示的VPOS電源軌也是如此。

            圖11.VNEG灌電流向拉電流轉變(-20 A至+1 A)。

            圖12.VPOS灌電流向拉電流轉變(-20 A至+1 A)。

            結論

            雙輸出電壓軌能夠進行VPOS和VNEG雙向供電,所以減少了所需的設備數(shù)量。因為灌入一個電源軌的電流可用于為另一個電源軌供電,使得主電源拉取的電流減少,所以其效率更高。該設計還有另一個優(yōu)勢,即在設計雙向反相降壓-升壓轉換器時,可供選擇的IC會更多。

            參考資料

            Matthew Kessler。“AN-1083(版本A):利用開關穩(wěn)壓器ADP2300和ADP2301設計反相降壓-升壓轉換器。”(ADI公司,2010年)

            Ricky Yang。“AN-1168(版本0):采用ADP2384/ADP2386同步降壓DC-DC穩(wěn)壓器設計反相電源。”(ADI公司,2012年)

            關于ADI公司

            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公司,致力于在現(xiàn)實世界與數(shù)字世界之間架起橋梁,以實現(xiàn)智能邊緣領域的突破性創(chuàng)新。ADI提供結合模擬、數(shù)字和軟件技術的解決方案,推動數(shù)字化工廠、汽車和數(shù)字醫(yī)療等領域的持續(xù)發(fā)展,應對氣候變化挑戰(zhàn),并建立人與世界萬物的可靠互聯(lián)。ADI公司2022財年收入超過120億美元,全球員工2.4萬余人。攜手全球12.5萬家客戶,ADI助力創(chuàng)新者不斷超越一切可能。更多信息,請訪問www.analog.com/cn。

            關于作者

            Jhun Rennel Sanchez于2020年11月加入ADI公司。2018年,他畢業(yè)于布拉卡國立大學,獲電子工程學士學位。此外,2020年獲得馬普阿大學電力電子學位。

            Anthony Serqui?a是ADI菲律賓公司的高級應用開發(fā)工程師。他畢業(yè)于菲律賓碧瑤市圣路易斯大學,獲電子和通信工程學士學位。他在電力電子領域擁有超過14年的經驗,包括電源管理IC開發(fā)以及AC-DC和DC-DC前端電源轉換。他于2018年11月加入ADI公司,目前負責支持工業(yè)應用的電源管理需求。他曾在ADI信號鏈電源(SCP)硬件和軟件平臺的開發(fā)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關鍵詞: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lián)系我們:435 226 40@qq.com

            在线亚洲97se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成人导航|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亚洲综合色丁香麻豆| 亚洲AV日韩AV天堂久久|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久久亚洲高清综合| 不卡一卡二卡三亚洲|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亚洲桃色AV无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二页| 欧洲亚洲国产清在高| 久久青青成人亚洲精品| 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网站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人成影院77777| 自拍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av片|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大|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 亚洲丝袜美腿视频| 亚洲第一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观看网| 亚洲日本一线产区和二线产区对比| 亚洲AV女人18毛片水真多| 亚洲第一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三区| 亚洲AV无码久久寂寞少妇| 亚洲网红精品大秀在线观看 | 久久激情亚洲精品无码?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