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2月2日,新聞記者從武漢科技大學獲悉,位于湖北隨州的湖北犇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日前與武漢科技大學簽訂1.5億元技術轉讓費,共同開展硅碳負極材料項目技術合作。
據悉,武漢科技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儲能技術研究團隊已深耕新能源材料研究10余年,在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超級電容器等領域獲得30余項專利。團隊負責人介紹說,現在市面上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是石墨,其理論容量是372毫安時/克,而用更高容量硅材料負極取代石墨,可有效提升電池能量密度。研發團隊研制了特殊形貌的硅碳負極材料,掌握了硅材料形貌調控、體積膨脹控制和高效碳復合等核心技術。
湖北犇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隨州市一家民營企業,專注于新能源鋰電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2021年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精細化工細分領域,該企業多項產品突破制約發展的核心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湖北犇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戴百雄介紹,將硅碳材料應用于鋰離子電池負極,可顯著提升鋰電池能量密度,作為改善鋰電池容量和能量密度的關鍵材料之一,具有極高的技術難度和巨大的市場前景。
武科大新能源材料與儲能技術研究團隊實驗室
據介紹,目前,團隊研發的硅碳負極材料應用于新能源電池項目即將落戶隨州高新區青春化工園區,項目建成后可創年產值200億元以上,貢獻利稅30億元以上。
來源:湖北網絡廣播電視臺_湖北
【來源:湖北網絡廣播電視臺_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