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數據顯示,8月全國范圍內的土地出讓整體熱情不減,土地成交量繼續維持高位。以上海、武漢、寧波、北京為代表的多個熱門地區8月土地出讓金額破百億元。但需要看到的是,不少房企迫于融資及償債壓力,參與“招拍掛”的熱情減退,近期出讓的土地溢價率較低。
土地出讓金額維持高位
據中原地產統計,8月以來,已出現7個城市賣地金額超過百億元。其中,上海土地出讓金額最高,單月合計出讓金額高達369億元。
今年以來,上海、武漢兩地土地出讓金額超過2000億元,北京、南京、武漢、廣州4個地區年內出讓土地金額超過1000億元。截至目前,50個大中城市年內土地出讓金額合計超過2.6萬億元,相比2019年同期,上漲幅度超過20%。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土地出讓總金額較高一方面和這些地區積極推出大量優質地塊有關,另一方面房企為了擴大規模,有積極拿地的需求。疫情對房企的資金鏈影響雖然大,但國內融資難度降低,部分房企判斷市場會快速企穩,因此拿地積極性明顯提高。“成交量有望在三季度繼續回升。”
從近期房企發布的半年報及運營數據看,多數頭部房企具備較多的土地儲備。其中,融信集團、綠城中國、濱江集團、保利發展等房企拿地金額同比增幅居前。不少房企在疫情期間積極拿地,以底價購入多宗地塊。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出讓的地塊中,溢價率整體不高,不少是底價出售。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一方面和近期出讓的地塊質量不高有關,另一方面和房企拿地積極性減弱有關。
土地市場將恢復平穩
8月18日,南京市發布的《南京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掛牌出讓公告(2020年寧出第09號)》中,對競價規則、競買數量、競買保證金門檻都進行了調整。8月19日,江蘇省自然資源廳發布《省廳部署做好住宅用地供應分類調控工作》,提出了重點加強對南京、無錫、蘇州市住宅用地供應監測、評價和考核,首次提出了“住宅用地分類調控”的概念。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一二線熱點城市如深圳、杭州、東莞、南京、寧波等陸續出臺了調控政策,旨在為過熱的樓市降溫。但從政策的針對性來看,主要是針對新房和二手房市場,對于土地市場的調控提及較少。本次,江蘇省重點針對住宅用地進行調控,是對“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重要體現,也是嚴格遵循中央的指導方針所采取的“差異化調控”和“科學精準調控”,對于其他省市的土地市場調控有著重要的借鑒作用。
“南京市競價規則、競買數量、競買保證金門檻的調整,對于穩地價有著重要意義,抑制了土拍過熱造成的地價飆升現象,通過搖號的形式增加了一些有拿地意愿的中小企業的競得機會。此外,通過提高競買保證金的比例,限制地塊競買數量,避免了房企盲目拿地的現象。”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針對下半年的土地市場,多位觀察人士稱,8月調控政策突破了前期主要針對買賣市場的調控,將政策調控重點轉向土地端,首次提出住宅分類調控概念,對土地市場有積極的意義。隨著市場各方面穩步恢復,開發經營指標逐步恢復到正值,預計未來更多的城市會跟進土地端的政策調控,下半年的土地市場或將結束上半年火熱的局面,恢復平穩。
關鍵詞: 地出讓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