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李彥宏乘著無人駕駛的汽車,興高采烈上了北京五環,然后吃了張罰單。對著鏡頭,李總更興奮了:無人駕駛的罰單都有了,無人駕駛的量產還會遠嗎?
之后,李總不止一次的公開表示:無人車的量產、上路,不過是3-5年的事兒。「只要開上高速,你就不用管了,可以吃著火鍋唱著歌......」
說得多了,自己就信了。
這幾年,百度在AI和自動駕駛上的投入看得讓人心疼:成立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成立大數據實驗室,成立硅谷人工智能實驗、商業智能實驗室、機器人與自動駕駛實驗室……推出Apollo計劃,開放自動駕駛平臺。去年發布的北京自動駕駛路測報告稱,百度110多萬公里的測試里程,比其他所有玩家加起來還要多20倍。
但是,做的越多,聲音越小。尤其是,當特斯拉、蔚來們的自動駕駛接連不斷的撞車、撞人、撞墻……大眾開始變得理智,就連馬斯克都承認,掌握這項技術比他預期的要困難。
不過,李彥宏沒承認。甚至,在一眾汽車廠商都不接入Apollo平臺的時候,承諾過絕不造車的百度,和吉利匆匆生了「集度」。
有人說,李總的嘴,怎么就這么硬。大家可能忘了:幾年前,百度市值長期徘徊在七億美金的峰頂,靠的就是一個關于AI和自動駕駛的好故事。
再看現在的市值,都腰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