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稱:戴爾XPS 13系列有望搭載英特爾第11代芯片

            發布時間:2020-09-03 11:45:59  |  來源:C114中國通信網  

            9 月 3 日消息 在日前舉行的 “GSMA 毫米波技術深入解讀研討會”上,中國移動研究院無線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李男表示,在頻譜、標準和產業的支持下,毫米波已經取得積極的商業化進展,預計將在 2022 年具備規模商用能力。

            李男介紹,5G 相對 4G,速率和容量都有 10 倍以上的提升。為了滿足 5G 需求,擴展工作帶寬是最簡單高效的方法,但 6GHz 以下的頻譜已經非常緊張,很難找到適合 5G 大帶寬的工作頻譜。毫米波應運而生,其因在更高的頻段有更大的帶寬,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在 2019 年世界無線電大會上,毫米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一共確定 17.25GHz 的毫米波劃分,其中包括 24.25-27.5GHz 和 37-43.5GHz 的全球劃分,以及 45.5-47GHz、47.2-48.2GHz 和 66-71GHz 的區域劃分,這些頻譜劃分極大地鼓舞了產業界對毫米波的信心。

            毫米波標準逐漸完善

            R15 版本中,3GPP 將毫米波納入工作范疇,包括制定 6GHz 以下的低頻段標準以及針對 6GHz 以上包含毫米波工作頻段的標準化;R16 標準中,引入了很多支持毫米波的 5G NR 增強特性,3GPP 重點關注提升毫米波系統的工作效率,降低毫米波通信的時延;R17 階段,將引入更多支持毫米波的 5G NR 增強特性,工作頻率拓展到 52.6-71GHz,可以涵蓋所有毫米波的工作頻段。

            3GPP 針對 28GHz 和 39GHz 在不同場景下的測試結果顯示,毫米波的穿透損耗明顯高于 2.6GHz 和 3.5GHz,特別是 39GHz,穿透損耗是 2.6GHz 的 2 倍之多。隨著穿透阻擋的增加,損耗差距也越來越大,在混凝土墻面的測試下,毫米波穿透損耗比 2.6GHz 和 3.52.6GHz 高出 2 倍以上。穿透損耗直接影響室外對室內覆蓋的效果,導致毫米波工作場景受限,這也是業界下一步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李男介紹,除物理層和系統機制設計之外,3GPP 在射頻標準方面也對毫米波進行了非常廣泛的支持。包括在 R15 階段針對運營商關心的典型毫米波頻段進行單頻段標準化,在 R16 和 R17 階段,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支持毫米波頻段內的載波聚合,以及 FR1 和 FR2 跨頻段載波聚合和雙鏈接,基本上可以滿足目前可以預見的運營商對毫米波部署的基本需求。后續還將考慮毫米波頻段之間的跨頻段載波聚合,進一步將毫米波的工作場景和頻段組合豐富起來。

            毫米波產業基本成熟

            李男指出,因為毫米波工作頻段非常高,傳播損耗和穿透損耗也非常高,大規模天線是必選技術。

            李男同時指出,由于半導體本身原因,毫米波頻段器件單路很難支撐較大的功率。同時,毫米波也會通過波束掃描的方式實現用戶接入,為了保證波束配置的靈活性和波束的分辨率,需要一定數目的具有調控能力的通道。

            業界針對毫米波特性提出適合毫米波的數模混合方案。通過在模擬端加入調幅和調相器件,可以實現模擬預算數字疊加混合復型,經過測試幾乎可以達到與純數字復型相當的性能。這樣可以使得毫米波的網絡設備成本和復雜度大幅度下降,對未來毫米波產業化起到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與 6GHz 低頻相比,毫米波頻率上升到 24GHz 以上,終端射頻器件包括天線尺寸都會大幅下降,這樣就有機會將射頻前端包括濾波器等,與天線集成封裝到一個模組里面。封裝天線的 AIP 技術也成為毫米波終端技術的主流。

            在產業化方面,目前網絡設備已經面向室外和室內覆蓋推出了不同站行;終端方面,已經有廠商推出毫米波商用智能手機,還有一些廠家已經支持毫米波 CPE;芯片方面,高通已經支持毫米波商用芯片,三星和華為已經支持毫米波工程樣機。由此可以看出,毫米波產業已經基本成熟,為商業化發展和面向用戶的推廣做出階段性貢獻。

            在頻譜、標準和產業的支持下,毫米波在全球范圍內取得了比較可喜的商業化進展。截至今年 8 月份,已經有 22 家運營商部署了毫米波 5G 系統,走在前列的包括美國、日本和韓國。

            李男表示,毫米波將在 2022 年具備規模商用能力,中國移動希望屆時可以以 SA 為基礎部署毫米波網絡。另外,針對毫米波的覆蓋瓶頸以及信號遮擋等問題,需要與產業界聯合進行技術攻關,以便盡快推出成熟的毫米波商用系統。

            關鍵詞: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牛牛| 亚洲国产模特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女同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日久生情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亚洲网站www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区艳妇糸列短篇|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色窝窝亚洲av网| 亚洲狠狠爱综合影院婷婷| 亚洲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国产亚洲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亚洲人成9999网|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资源网| 亚洲无成人网77777|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五月天| 亚洲偷自拍另类图片二区| 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2021|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青草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最新亚洲成av人免费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亚洲日韩乱码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