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鄭州城市防洪排澇監測預警中樞系統正式投用
從2022年開始,鄭州市規劃建設了城市防洪排澇監測預警系統(1期)。目前,該系統已經正式投用,通過部署太陽能前端傳感器,凝練12大應用場景,使城市防洪排澇監測預警工作一目了然。
據了解,鄭州市城市防洪排澇監測預警系統(1期)共計安裝了200多個帶云臺控制能力的360度攝像頭,安裝了300多個水深、水流、水速傳感器,并接入了2000多個公安攝像頭,實現了重要位置看得見、水情內澇可感知、點位越線可告警、未來趨勢可預警、電話視頻適時調等12大應用場景。
該系統的總體架構為“一庫、兩網、五端、八功能”。一庫是指涵蓋城市防汛所有數據的大數據庫。兩網分別是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防洪排澇感知網和基于多種制式滿足應急條件下通信能力的應急保障網。五端則是指揮端、電腦端、職能端、移動端和“鄭好辦”端。系統針對河道、積水點、橋涵、隧道等各個專題,分門別類針對性的采集感知數據,判斷門限超越情況,并自動化觸發實施報警。
同時,以衛星地圖、2D地圖、3D地圖為地板,將各類傳感器、攝像頭的位置、感知數據等進行標注顯示,通過點擊各個點位,可以看到對應點位的實時視頻數據和歷史數據,形成“一張圖”的綜合研判支撐能力。另外,系統還會利用已有的數據,通過智能化算法,對未來1小時各個點位可能發生的潛在風險進行預警,并自動指派到相關人員進行處理。
該系統自2022年試運行以來,共產生各類積水預警近1萬次,轉派工作短信7萬多條,自動生成防汛簡報40多次。未來,該系統將進一步升級,通過擴大范圍、擴容硬件、擴展功能等,使得該系統真正成為鄭州市城市防洪排澇監測預警的中樞系統。(據鄭州廣播電視臺會面客戶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