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四川頻道
【資料圖】
9月23日,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在成都市新津區天府農業博覽園舉行。在豐收節主會場開幕式上,歌曲、舞蹈、朗誦等串聯起氣勢恢宏、鮮明暢快的豐收組曲。由中國電信專業的視頻信號傳送保障系統,讓全國廣大群眾也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豐收的喜悅。
采用“衛星+專線”雙條路由互為備份的方式打造視頻信號傳送保障系統。中國電信四川公司供圖
衛星+專線,全面保障活動現場通信暢通
中國電信提前部署,快速響應,全力支撐。針對開幕式直播,安排一輛衛星通信車,開通一條直達北京傳輸電路,多條專用光纖,采用“衛星+專線”雙條路由互為備份的方式打造視頻信號傳送保障系統,進行網絡通信保障,并將電路納入重保管理,7×24小時監控相關設備和網絡使用情況。
全面保障活動現場通信暢通。中國電信四川公司供圖
中國電信網絡優化專項小組對主要路線、活動現場周邊開展優化測試工作,聚焦重點區域的19個4G站點和9個5G站點,進行專項巡檢和全面清網排障。同時,安排2輛應急通信車和近20名技術骨干進行機房職守、相關線路巡檢和電源保障,有效保障活動期間主辦方、新聞媒體和現場群眾的通信需求。此外,協助相關部門在活動場地周邊道路和天府農業博覽園園區內完成20個智能感知源建設,通過信息化手段支撐活動安全保衛工作。
數字賦能,信息化助力鄉村振興
數字賦能,信息化助力鄉村振興。中國電信四川公司供圖
今年的豐收節上,圍繞科技興農主題,智慧農業、數字鄉村等信息化助力鄉村振興,多角度多層次展示農業現代化成果和廣闊前景。
中國電信四川公司作為四川信息化建設主力軍,充分發揮云網融合、安全可信的數字化能力優勢,堅持以信息化賦能鄉村振興,全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以數字賦能,促進現代農業發展。
健壯網絡,夯實鄉村振興數字化底座
在已實現全省村村通光寬和4G的基礎上,四川電信穩步推進農村地區千兆光寬、5G網絡、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與升級,全力推進農村“雙千兆”網絡建設。目前,已實現全省所有鄉鎮通“雙千兆”。積極打造平安鄉村,依托政務IPTV、魔鏡慧眼、農民工平臺、天虎云商、翼支付等平臺與資源,創新構建數字鄉村信息服務平臺,助力“三農問題解決”;建成“城鎮有天網、農村有雪亮、農戶有慧眼”的三級視頻網絡體系,全省農村魔鏡慧眼接入近350萬,助力1/3的農村達到平安鄉村建設目標。同時,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建成益農信息社3.7萬個,累計銷售農村貧困地區農產品2.4億元。四川電信積極開展5G與8K、AR、VR等融合發展,探索5G+智慧醫療讓優質醫療資源惠及偏遠鄉村、5G+文旅點亮鄉村智慧旅游、鄉村云廣播助力基層治理等創新實踐,助力“智慧農業”和“數字鄉村”建設。
四川電信穩步推進農村地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與升級。中國電信四川公司供圖
創新應用,打造智慧農場新標桿
在成都市大邑縣祥和村稻鄉漁歌現代農業產業園,中國電信積極打造數字鄉村智慧農場應用場景,實現農田四情監測、水肥一體化、智慧灌溉以及農產品從生產到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數字化追溯,打造數字林盤發展新模式,為智慧農業騰飛插上科技的翅膀。
通過物聯網前端感知設備,實時采集數據。中國電信四川公司供圖
通過物聯網前端感知設備,實時采集田間作物的墑情、苗情、蟲情及災情數據,實現作物生長動態監測和人工遠程管理。
構建智慧農業平臺,匯聚各類數據資源,能夠直觀詳盡地展示園區農資信息、農業服務信息、產品消費、農產品市場信息、園區實時景觀、農作物種植和生長情況以及環境狀況等內容,助力實現農業數據可視化、業務信息化和決策科學化。
智慧農業平臺。中國電信四川公司供圖
在德陽,數字技術讓農業生產由“會種田”向“慧種田”轉變。在旌陽區新中鎮旌秀桂花村5G無人農場,中國電信運用5G物聯網手段,對農作物生長情況進行監控,實現智慧化管理。旌秀桂花“5G無人農場”占地80余畝,全部采用5G智能化操控,配備智能噴灌滴灌、水肥一體化、實時監控系統等智慧設施,實現了“耕種管收”農業全智慧化管理。目前,桂花村數字農業示范區(5G+無人農場)項目,已經成為智慧農業標桿。
在什邡市智慧食用菌的實踐,利用“農業物聯網+視頻+農業AI”,做好食用菌生產的數字化“體檢”,結合科研專家和本地農業專家研判分析,對食用菌“生長模型”形成農事管理月歷,做好農事生產的指導和建議。幫助農場主根據農事管理月歷以及前端感知源采集的數據和視頻進行遠程看數、遠程診斷、遠程控制,降低食用菌生產風險、減少工作量、提高品質。
在甘孜州色達縣牦牛現代農業園區搭建的“智慧畜牧”系統,借助中國電信“魔鏡”智能監控平臺解決全州牦牛養、管、銷、種等系列問題,實現牧區傳統養殖業數字化轉型,成為民族地區數字化建設中的標桿創新應用。
不僅于此,中國電信還積極參與數字鄉村建設項目,助力鄉村振興,讓廣大群眾共享“數字紅利”。9月13日,在首屆數字鄉村創新設計大賽決賽中,中國電信四川公司60件作品入圍,其中9件作品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