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趙安琪)“越南成功人士”“辦卡未通過”“來自菲律賓的國家工作人員”......各類詐騙名目威脅老百姓的“錢袋子”。去年,北京檢方共起訴電信詐騙1271人,其中就包括北京市首例跨境“殺豬盤”。
2020年4月至8月間,吳某某、陳某某等21人在越南加入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集團,在他人的組織指揮下,以“殺豬盤”方式針對境內中國公民實施詐騙。吳某某等人通過即時聊天工具,偽裝成功人士身份,以發展男女朋友關系為名,利用虛擬網絡平臺誘騙被害人投資,在兌現初期小額投資回報誘騙被害人進行大額投資后,通過關閉平臺并停止返款的方式,先后騙取30余名被害人錢款共計人民幣130余萬元。
日前,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召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的新聞發布會。據介紹,2021年,全市檢察機關起訴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犯罪1271人,涉及的罪名主要包括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詐騙罪、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等。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張朝霞介紹,在電信網絡詐騙涉及的罪名中,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占據較大比重。2021年5月,大興區人民檢察院以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對胡某某等22人提起公訴。胡某某團伙成員以給工地務工人員等辦理手機卡為名,編造人臉識別未通過等理由,多次拍照采集他人身份信息,違規開卡5000余張,涉詐號碼200余個,涉詐金額1000余萬元。
張朝霞稱,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呈現手段智能化、方式隱蔽化、分工產業化、作案跨區跨境化等特點。2018年,曾某某等10人先后在菲律賓境內加入詐騙犯罪集團,冒充中國駐外大使館工作人員、公安民警和檢察工作人員等身份,利用電信網絡技術手段對居留境外的中國公民進行語音呼叫,先后騙取多名被害人錢款共計人民幣2700余萬元。2020年3月1日,經朝陽區人民檢察院報送,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以詐騙罪對曾某某等10人提起公訴。
張朝霞表示,北京檢察機關要保持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將跨境、重大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作為打擊重點,全鏈條打擊上下游關聯犯罪。同時,要最大限度挽回被害人損失,在準確認定案件事實的基礎上,同步開展教育轉化工作,注重發揮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追贓挽損效能。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