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設立的初衷是為了解決“最后一公里”的難題,但公共自行車在北京中心城區、內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停運,此前武漢、廣州等也宣布車輛停運。我們不禁要問,公共自行車,為啥沒人騎了?
據媒體報道,今年3月起,北京東城、朝陽、海淀等中心城區密集宣布公共自行車停運。部分城郊新城也宣布車輛停運,探索市場化運行。目前大量北京公共自行車已被回收,停車樁正在拆除,用戶抓緊辦理退押金手續。
從曾經一車難求,到如今低調離場,公共自行車怎么了?
據專家和企業人士分析,多地公共自行車可持續發展長期面臨“內因外擾”。
首選是車輛、車樁運維保養不足,運營和管理能力待提升。經常有用戶反映車和樁壞了、車取不出或還不上等問題。
此外,隨著共享單車參與競爭,公共自行車市場競爭力不斷被削弱。
不過一些專家也表示,在部分地區發展公共自行車仍有必要性。如北京郊區新城公共自行車受共享單車沖擊相對較小,仍有發展空間。相比共享單車,公共自行車作為公益性交通設施,具有長期提供優質、經濟、均等化服務的優勢。
關鍵詞: 公共自行車